↑周董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不能說的秘密」首映即開出紅盤,不到一星期內,累積超過
千萬票房,成為遠勝「刺青」、「練習曲」年度最賣座的國片。(統計來源:蘋果日報)
欽琮推電影指數
劇情 9/10
娛樂效果 8/10
戲劇節奏 8/10
角色定位 9/10
配樂音效 10/10
劇情驚喜 10/10
感想:
看完首映場之後,當天晚上很多人就一直在MSN上問我:「電影好看嗎?劇情在演些什麼?看完之後有什麼感覺?」我頓了頓,看著網路上一群丁丁為反對而反對的無聊戰文,突然,我很想這麼回答:
「假使一個動漫迷不熟悉《過福音戰士》,就不要自以為是的去批評日本動畫的內涵以及深度。」
「那麼一個影評人沒看過《不能說的秘密》,請不要輕易否定華語電影的努力和未來。」
No doubt,單以台灣電影的角度,《不》片可以說是場難得一見的漂亮演出。一掃近國片市場的幾年來低迷不陣的頹勢,在大眾化和劇情深度上都打了一場空前的勝仗,,它告訴全亞洲觀眾,台灣電影所擁有的無限可能性。就算沒有歐美電影絢麗的特效和場景,也沒有大陸電影雄厚的資金與市場。但台灣電影文化所秉持的技術與驕傲,已經逐漸脫提那個死氣沉沉的年代。在過去,國片只能靠著政府少的可憐的補助款過活,然後絞盡心思把所有的題材侷限於僅能深得評審青睞的“小眾電影”。拍片的目的就是為了得獎,而不是為了讓製片人的理念傳達給大眾。
如今,經過不斷的嘗試與創新,國片正走向一個轉捩點,而未來我們將可以拍出更多兼具娛樂性、劇情深度,且發人省思的“大眾化”電影。
而《不》片在上述的展望中,正好扮演了如此耀眼的一個角色。誠其然,許多人會走進電影院最初的動機有一半是建立在周杰倫的超高人氣上,但是真正使電影能獲得空前成功的主因,我們不得不去探究除了“周董光環”外導演在劇本、選角,和宣傳上的苦心。
本片前四分之三的劇情,著墨在一個很唯美的純愛故事之上。單親家庭出身的音樂班轉學生葉緗倫(Jay),在因緣際會下循著美妙的音符,在古老的練琴室裡邂逅了一位同是音樂班的神祕女孩,路小雨(桂綸鎂)。當緗倫追問女孩她所彈奏的曲目名字時,女孩只給了一個令人遐想的答案。
「那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從此之後,一場以校園為舞台,音樂為經緯的淡淡純愛,在兩人心中悄悄上演‧‧‧‧‧‧
湘倫上課時下意識的搜尋小雨的眼神、二人在躲雨時輕描淡寫的肢體接觸、運動會上賭氣式幽默對話,甚至是找不到對方那急切的心情,一切的表現是那麼自然,不我想論是幾歲的人,看到這樣恣肆揮灑的永恆鏡頭,都能輕易勾起他們回憶中曾有過的初戀時分。
用冰淇淋乾杯、在破舊的琴室裡四指連彈、山丘上的落日告白‧‧‧‧‧‧好多好多名為青春的軌跡。
「能遇見妳已經很不可思議了。」
「所以你要好好珍惜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喔。」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畫面總是讓我們在兩人燦爛幸福的逆光,感受到名為憂傷的藍色倒影。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對於動靜感官的平衡處理的相當出色,如果把小雨和緗倫的溫柔情愫當做是本片靜態的感情表現,那麼與音樂班王子(宇豪)的「鬥琴大賽」就是動態劇情的華麗演義。
各位看過《海上鋼琴師》嗎?片中沒沒無名男主角與一位世界知名的鋼琴家「飆」鋼琴的戲碼在《不能說的秘密》再度上演。憑藉令人瞠目結舌的彈奏技法、高品質的視角交替,把觀眾對於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提升到一個藝術饗宴的層次,也緊緊的連貫本片強調音樂的主軸。(Jay為了展現他真槍實彈的鋼琴技巧,在拍攝手法上還用了一個小心機,那就是在開場彈奏中鏡頭幾乎不動,以杜絕借位聯想。)
除此之外,負責緩和片中氣氛製造笑料的配角功不可沒,倫爸(黃秋生)、阿寶(南拳媽媽的彈頭)、唱片店店員(張傑)、阿郎(黃俊郎)等等,正由於他們的活躍,使得觀眾在感受兩人感情萌芽的同時,也不致於使劇情流於呆版,尤其是片中黃秋生妙趣橫生的表現,大有畫龍點睛之效。
隨著劇情推移,秘密也逐漸浮現了輪廓‧‧‧‧‧‧
連繫開端與終結的神祕旋律、無法用言語訴說的思念、小雨飄邈不定的行蹤、難以實現的約定。
而當運轉所有秘密的指針在畢業典禮的音樂會上重合的那一刻。
原本看似單純的校園戀曲,卻在哪一瞬間彷如變奏曲般完全失控。
「我‧是‧小‧雨」
「我‧愛‧你」
「你‧愛‧我‧嗎?」
是夢嗎?還是幻覺?妳只是存在於我想像中的真實?亦或一開始我就只是妳真實中的想像。
白色的筆跡刻畫著我們的烈愛傷痕,這是彼端的思緒,也是我和妳之間最初也是最後的答案。
可惜「現在」的妳‧‧‧‧‧‧已經‧‧‧聽不到了。
順著被眾人遺忘的舊琴譜所寫下的線索,“秘密”本身所負載的重量與震撼,在此刻完全炸裂開來,驚駭了全場所有人的心跳。也一直到這裡,我們才終於明白。
「我閉上眼睛,是為了能看清楚你」
不只是一句詩畫的浪漫台詞,而是包含期待與無奈的告白。
一個男孩在奔跑,在雨中的困頓裡奔跑,在思念的軌跡裡奔跑,在過去與未來裡奔跑,
一個女孩在彈奏,在眾人的嘲笑裡彈奏,在寂寞的淚水中彈奏,在願望與絕望裡彈奏。
世界在崩毀,就如同瓦礫堆下我的淚水。
鮮血在滴濺,就如同琴鍵上妳給的永遠。
如此激賞的戲劇效果,或許我們該歸功於宣傳時的三緘其口,他特立獨行的宣傳手法(有別於好萊塢總是將精華和關鍵在預告的時候全盤托出。)因而保留了作品的神秘感,更讓所有試圖對劇情做出預測的觀眾撲了個空(包括我個人在內)
再者,周董本身就是一個擅長處理音樂和音效的專家。在不斷快轉扭曲的鏡頭節奏中,配合音樂或緩或急的高亢,將觀眾的情緒推向最後的高峰。如果只有好音樂,或只有一本很棒的劇本,並不能造就如此一部成功的好電影。而《不能說的‧秘密》卻難得的,同時具備所有的成功元素。
當一切歸於靜止之後。
作為終章的照片,則給予了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到底王子跟公主是否能像童話故事一樣過著幸福快了的日子呢?就等各位去電影院親自體驗了。
因為,那是不能說的秘密,所以,對不起。
因為,能遇見你是個奇蹟,所以,我愛妳。
因為,命運只讓我們遇見,所以,再見。
隱藏在《秘密》之後的劇情陷阱:
這部片子在上映之前,曾經再各大討論版的引起熱烈的揣測和“解祕”風潮,由於周杰倫本身堅持的保密策略成功,讓第一次觀賞本片的觀眾完全被檯面上的秘密牽 著鼻子走,當我看到小雨在奔跑時不自然的氣喘時,我還以為所謂的秘密,又是俗套的絕症,更有討論區的網友猜測“小雨是湘倫的妹妹”等等,結果完全陷入周董的陷阱之中,至於書桌上的白色筆跡那一段,坐在我旁邊的人更是篤定的喊出“唉,又是人鬼戀。”
結果全部摃龜。足見《不能說的秘密》在劇情上的舖陳上,絕對不是三流的本土倫理劇所能比擬的。
關於歌詞:
周董曾說,《秘密》的大半線索和若干劇情主線就藏在歌詞裡面。看過電影後讓我們來重新檢視這首歌吧!
不能說的秘密(電影[不能說的祕密]主題曲)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編曲:Michael Lee
冷咖啡離開了杯墊 我忍住的情緒在很後面
拼命想挽回的從前 在我臉上依舊清晰可見
(這裡所訴說的從前,是小雨所在的另一個時空。)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
(在電影中,兩人的卻有在放學途中躲雨的鏡頭,另外雨可也以解釋成女孩的名字,或是緗倫曾經問她的對話“妳喜歡雨天還是晴天啊?” “都喜歡啊。”)
回憶的畫面 在盪著鞦韆 夢開始不甜
(可以解釋成面小雨消失後的心境)
你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在另一個時空,小雨一度想放棄他在是空旅程中遇到的男孩。)
又何必去改變 已錯過的時間
(兩人的“時間”有20年之遙,那是在現實中無法橫越的障礙。)
你用你的指尖 阻止我說再見
(在逐漸崩毀的琴房,緗倫用染血的指間,試圖挽回失去的一切。)
想像你在身邊 在完全失去之前
(就算是在小雨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它仍然感受到小雨就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雨他一起和弦。)
你說把愛漸漸 放下會走更遠
或許命運的籤 只讓我們遇見
(第一眼定律,是本片最感人的核心,也是 「我閉上眼睛,是為了能看清楚你」的精華所在。)
只讓我們相戀 這一季的秋天
(在畢業典禮結束之後,隨著琴房的拆除,一切就將劃下句點,不過奇怪的是,鳳凰花開指的應該是夏天才對。)
飄落後才發現 這幸福的碎片
要我怎麼撿
書桌上的白色軌跡與時空交替:
這部片裡最扣人心弦的一幕,也是邏輯最受爭議的一幕,莫過於觸不到的兩人,彼此在自己的時空,刻下心裡對戀人的情感,可是奇怪的地方出現了,依照電影的劇本安排,回到20年前的小雨,在留下這些文字的同時,20年後的緗倫竟然能同步接收到這個訊息。實在令人費解。
巴哈網友之中,有人提出這種解釋:因為小雨在書桌塗下的文字,是原本歷史上不會發生的,所以再寫下的那一刻,同步改變了歷史,而在改變的那一刻,正好讓緗倫在書桌上看到,所以字跡才會逐漸浮現。有點像是《蝴蝶效應》中男主角為了博取同伴信任,回到過去製造聖痕那一段。
不過因為上述的時空概念,並不是採用常見的平行世界(電影似乎也不採用這個觀點。),所以有些人可能很難理解,我個人當時看完電影之後的感覺是,時空是可 以“覆寫”的,所以一切的結果應該是早就註定好了,那段文字既然完成於20年前,那20年後第一天上學的緗倫就應該可以看的到。
主角當下可能是受到“如夢似幻的小雨”事件打擊太大,所以才會看到字跡逐漸浮現的幻覺,事實上字跡一直都在,只是本片的拍攝手法是採第一人稱角度,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緗倫當時的心理狀況(類似《寒蟬鳴泣之時》主角將同伴妖魔化的錯覺。)
關於第一眼定理:
「我閉上眼睛,是為了能看清楚你」
在超越時空的鋼琴協奏曲“secret”曾這樣提到,時空的旅者可以藉由本身第一眼看到的人,賦予那個人看到旅者的能力。而如果不是旅者第一眼看到的人,就無法察覺旅者的存在。也就是說小雨穿越時空之後,她必須確保自己能在張開眼睛的第一眼就看到緗倫,否則那一次了旅程便毫無意義,因為既使去了緗綸無法看到她。所以劇情中才會有小雨閉眼細數琴房到教室緗綸座位距離的橋段。
不過儘管小雨為此費盡心思,也有天不從人怨失敗的時候。在鬥琴大賽時,由於小雨並不知道緗綸不在教室,所以第一眼看到的人變成在緗綸座位旁閒晃的晴依(也因為如此,比賽時她才能跟晴依交談)
當舊琴房的接吻事件發生時,小雨第一眼看到的人是大勇(似乎之前也常因為在前進途中不小心撞到大勇而失敗,後來就乾脆把真相直接告訴大勇。當然泡湯的那幾次,緗綸在課堂上就見不到小雨啦!所以劇情中小雨才會常常失蹤。)因此緗綸當天不管如何尋找也一無所獲。
關於結局:
在電影討論版上最熱門的《秘密》話題,很有可能就是對於這個開放式結局的聯想。由於電影中並沒有明白指出最後的劇情,因此結局的發展反道成了這部片子中《秘密》中的秘密。
在跟朋友討論之後,我在這裡列出目前我能想到的關於結局的猜測。
(一)緗倫在千鈞一髮之際完成了彈奏,於是被傳送到了20年前的過去,就在小雨將她的心意化成文字留在書桌之時,而趕來的緗倫走進了教室,親口告訴小雨那段文字的答案,最後改變了女主角原本瀕死的未來,最後與她一起從學校畢業,並留在那個時空生活(因為失去了未來的琴房,也等於失去了回到未來的道路。)
→這是剛看完電影的直觀答案,不過有些地方似乎不太合理,如果說最後照片中小雨身旁的男生真的是緗倫,那他的打扮似乎是已經長時間融入20年前的社會了,而且只花了短短一天的時間,就能讓小雨迅速融入同學,甚至如此融洽拍照嗎?
(二)緗倫在千鈞一髮之際完成了彈奏,但由於彈的速度比小雨回去時彈的快上更多,於是被傳送到了比20年前更早的過去,就在小雨還未發現琴譜的時候,於是趕來的緗倫走進了教室,小雨則給予緗倫禮貌性的微笑,最後兩人從新開始,迎向嶄新的未來。
→大家普遍認可的主流結局,最後小雨改善了和同學的關係,與緗倫一起畢業。不過這裡出現了一個分歧點,假使緗倫在這個時空在度彈琴傳送到未來,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呢?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遇到第二個緗倫嗎?又或者,緗倫決定阻止小雨去發現那個琴譜,把它當成另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逐漸埋葬‧‧‧‧‧‧
(三)遺憾的是,緗倫在當時就已經被鐵球打死了,接下來只是他臨死前的的想像,所以最後畢業照在小雨身邊的人,並不是緗倫,證據是在傳送前,畫面是先顯示血流如注的慢動作,最後才是物換星移式的崩毀。
→算是比較冷門的結局,不過也不是不無可能,對於較為現實主義的觀眾,這個結局或許跟更貼近真實的情況。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秘密》:
還記得,電影名導演易智言曾在某本小說的書序中這麼寫到:
「我們生命中,曾有某個夏天值得我們記憶,我們不會記得哪個的政客的胡言亂語;我們不會記得誰是第三個上月球的太空人;然而我們會記得某個夏天,我們多麼出乎意料的突然變成大人‧‧‧‧‧‧‧‧‧‧‧‧ 我們會永遠記住屬於我們自己的那個夏天。 」
如果說《藍色大門》是一封遲來的情書,它記錄著每一個成長中的我們,在年少輕狂中共同的矛盾以及瘋狂。
那麼站在小雨的觀點。
《不能說的秘密》就是一段失落的旋律,它就像在我們孩提時代,都曾渴望過的一份奇蹟。天真的我們總在等待某個神祕的路口,可以幫助我們暫時逃離這個沉重而且佈滿枷鎖的世界。
世界上也許有某種奇蹟,值得我們為之等待、為之受傷,甚至為之失去。
世界上也許有某種感情,值得我們為之執著、為之迷茫,甚至為之犧牲。
也就是說。
或許世界上根本就沒有超越時空的琴譜,小雨真的因為同儕的欺負而產生了幻覺,對她而言自己的想像國度才是使自己獲得慰藉的伊甸園,而在畢業典禮時拍照,孤單一人的小雨因為同班同學的欺負跑到教室哭泣,後來同班同學的緗倫過來安慰他(於是他將自己對幻想空間的投影投射在緗倫身上,然後才出現了超越時空的琴譜,這個最後版本的幻想故事),最後小雨從重回到人群,逐漸敞開心防。
從這個角度來看結局,儘管很多方面太過自我想像,但也多了一種成長文學和超現實主義的的味道。
同步時間軸和小雨母親的疑點100%大解剖:
(轉載自台灣論壇 Kamiru2作品)
這篇文章講解的相當精闢而且淺顯易懂,但礙於篇幅,我已經放不進去
看過電影卻尚有疑問的人可以點連結,來觀賞這篇精華文章
額外推薦:
《不能說的秘密》驚喜裡的真緻感人 (4res電影夢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