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人們要去記住一個年代,從來不是靠著容易混淆的日期,而是...
靠著一個個,觸動心弦‧的名字。
百年後,人們或許都不曾記得,在2006年6月25日下午2點26分的當下,
一個曾經震撼整個世界的狂亂心跳,在喧囂流言中猝然的,畫下了令人詫異的休止符。
但人們會難以忘記,在告別了海珊政權、四川地震、HINI及金融海嘯肆虐的本世紀最初十年裡,
這個瘋狂依舊的寂寞星球中,突然少了一個曾經獨領風騷,漫步於月球深淵的,
黑‧色‧墮天使。
(一)
有人曾說,或許他的出生年月日,應該用這種方式去書寫比較貼切:
“1958~Forever”
他是誰? 擁有多少個充滿驚嘆號的名字?
他做了什麼? 讓全世界為他爭議也為他瘋狂
他是什麼性向? 埋葬在流言蜚語和傳奇故事背後到底有多少個對立的不安與駭浪。
唯一肯定的是,
我們再也看不到滿天飛散的金沙,陪伴我們不斷旋轉的腳尖,與高揚尖銳的銅管合奏,
沒有了曖昧不明的情慾挑逗,忘卻了驚世駭俗的流行磁場,
失落了敢於和這個世界據理力爭的勇氣及驚喜之後,
等待著我們的,
只剩下不停上揚的失業率,不斷下跌的貨幣價值,
包裝的乾淨無害的偶像,清晰無比的子彈軌跡,還有一個沒有絲毫想像力的空洞世界。
我想,有些事情,既使過了一百年,也很難被輕易忘卻......
上個世紀末,關於他的傳奇種種顯得那麼的超然出眾、而又令凡人難以企及。
而到了這個世紀初,他的寂寞喧囂、他的特立獨行、他的脆弱倔強‧‧‧‧‧‧
卻成了一道又一道,
撕裂這個偉大靈魂的‧罪惡傷口。
Michael Jackson,一個在你還完全不瞭解美國流行音樂之前,
就會被迫先去認識的‧名字。
(二)
「可是,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胎啊!」於是,你不值。
「為什麼全世界人都在討論麥克傑克遜?」然後,你疑惑。
「沒必要全世界的媒體版面,都跟著一個整型狂和戀童犯停擺吧!」最後,你不禁怒吼!
是這個世界病了嗎?
亦或是,指責這個世界的人才真的病了?
對於埋葬在喧囂之後的真相,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真相啊真相,越接近事實的真相,越難以取信於人。」
但他也說過完全相反的另一句話:「成功的騙子,不必再說謊以求生,因為被騙的人,全成為他的擁護者」
所在今天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並不要求每一個人讀過的人都能把它視為MJ事件的真相,
畢竟就連我自己,也許都是這場偉大騙局的無辜擁護者。
但我希望,至少能讓愈來愈多的人知道,
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另外一種聲音,一個早在他生前就該被聲嘶力竭大聲聽見的‧聲音。
Q1. MJ是誰?
Before you judge me, try hard to love me.
(在評斷我之前,請努力試著愛我)
摘自MJ作品《Childhood》
就跟所有敘事詩的開始一樣,傳說需要一個年份。
穿梭在1960年代的中期,那年,披頭四還沒解散,美國也還深陷越戰,但是...
一個不滿十歲的黑人小孩,已經開始創造只屬於他自己的神話。
MJ生於1958年,美國中部印第安納州工業小城加里市的黑人家庭中。年僅5歲的他就跟著四個哥哥組成「傑遜五兄弟」合唱團,並由年紀最小的他還擔任主唱,多年之後,就連天后瑪麗亞凱莉的經典名曲《I' LL BE THERE》,竟也是翻唱當時年幼的MJ所演唱過的作品。足見MJ孩提時的才華有多麼的過人。
不過小小年紀就功成名就的MJ,童年其實過的並不快樂。因為他的父親約瑟夫(Joseph Walter)對待MJ的音樂才華的方式就跟貝多芬的父親一樣。
「我的童年充滿悲傷,爸爸會打我,打完後卻要馬上登台,對我來説真的很困難。」儘管事隔多年,MJ在日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仍然心有餘悸。他後來回憶,某晚要去錄音室練唱,途中經過某個公園,他因為想玩盪鞦韆,而不想再對著麥克風一唱再唱而嚎啕大哭。
全球新聞網則這麼記載他的童年:
麥可傑遜的父親約瑟夫(Joseph Walter)與凱瑟琳(Katherine Esther)於1949年結婚。這對夫妻與其他無數個黑人家庭一樣,有著一個樸素的願望,那就是生一大堆孩子,然後把他們一個個哺養成人。因此,儘管經常狀況並不富裕,但夫婦倆結婚以後,還是一口氣便生了七個孩子。
約瑟夫對孩子管教甚嚴,小孩排練歌舞,他拿著皮帶伺候,麥可曾表示回憶:此外,麥可常被父親抓著腳倒弔,出手打背、打屁股,在他心中種下恐懼種子。成年後受訪表示:有一次,他們兄弟睡覺忘了關窗,父親竟然戴面具裝鬼爬進去嚇他們,要他們牢牢記住「睡覺要關窗」;他嚇壞了,自此做了好幾年噩夢。他表示他過去的人生充滿悲傷,從青春期,到我的父親,這當中所有的事,讓我非常、非常、非常難過。」他説:「我是地球上最孤獨的人,有時還因此痛哭。老實説,當我這種人一點也不好過。」
1979年,麥可傑遜終於脫離和他貌合神離的傑遜家族,展開個人單飛生涯,到了1982年,一首《顫慄》,奠定他不可動搖的巨星地位;但是不堪迴首的童年家暴,讓成年的麥可,耿耿於懷,更寫下一首歌曲《童年》,訴説自己這段不愉快的童年。
這就是最初的MJ,
那個總是被無數不瞭解他的評論家抹黑前,最純粹的樣子。
Q2. MJ做了什麼?
——麥可‧傑克森
對一個5歲出道、8歲成名、12歲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歌曲歌手、 25歲時打破樂壇所有銷售獲獎記錄,30歲就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王"的人,
他是第一個出現在MTV電視臺和《滾石》封面上的黑人歌手。
如此風光的MJ,
或許單純的他,從來不該誕生在這個黑白分明卻又混沌難辨的瘋狂世界。
他不被應許存在於乾淨純白的輿論天堂,但也絕不該屬於那令人作嘔的罪惡地獄。
MJ...
MJ?
MJ!
尤其是最近,
走在西門町或是新崛江的路上,我們常可以看到
就像《再也不會降臨,墜落世代的終端》一文所訴說的一樣。
21年前,一個穿著白色西裝的男人走進了一間黑暗的酒吧,他打開了厚重的大門,強光與強風從內猛力地灌出,他只是拉了一下帽沿,就走進了門後的世界。
他掏出一枚銀幣,彷彿隨性地往空中一丟,銀光在空中劃出了完美的拋物線,順利地滑入了點唱機。
21年後的我們,也宛如當晚的那枚銀幣,處在完美拋物線的底端,而且還在繼續下墜,但再也沒有人會關心我們是不是OK,沒有人會關心smooth criminal是不是正走向我們的門口。因為白衣男子已經走了,他帶走了一切,屬於那個世代的華麗與光芒,留下我們,在這個墜落世代的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