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鞦韆孤獨的搖 曾經是誰的快樂在上面擺盪
草原上搖曳著的花啊 陽光蒸發了無人的喧嘩
那孩子離開而且長大 發現旅途上並不盛開繁花
一路上追逐白色飛馬 來到了陌生的霓虹生涯
還記得,第一次走進那裡的時候,
只是朦朧感覺,那是一個相當寧靜而且合諧的地方。
牆上是有些歲月痕跡,但是仍然乾淨的相當漂亮的磁磚。
茶色書櫃裡,盡是琳瑯滿目卻又不失雜亂的兒童書籍。
還有一隻總是用好奇眼光盯著我們這群大男孩猛看的可愛大狗狗。
(嘿,抱歉喔!我們今天沒有帶東西來給你吃,所以不要在這麼用無辜的眼神看我了。)
如果一定要我用最精簡的字句,來描述對淨覺育幼院的第一印象的話
我想我會說:
「嗯,在這裡我聞不到寂寞或是悲傷的味道」
2009年1月7號星期四,
啃著連續一個月來張牙舞爪的報告及考試轟炸,我們終於在同班同學韋州的幫助下,敲定了這場課外教學最後的時間及地點。也就是離我們母校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不到百步之遙的淨覺育幼院。
「原來這間不是廟宇喔!」
星期五那天,剛剛結束完EC(電子商務)期末報告的外校訪談,我們馬上從高雄大學馬不停蹄的趕回學校附近,當帶頭的拉拉跟我們說到了的時候,我還愣了一下,為自己平時的“不知不覺”感到羞愧。
以前大學推甄時,曾經跟彰師大的教授信誓旦旦的保證,上了大學第一件事就是要參加義工幫助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後來卻總是用“自己的行程安排跟服務性社團的活動時間衝到”或是“跟義工機構不熟”這樣的話來搪塞自己。
結果事實證明,那根本就是自己有力無心啊!
「不過,還真有點像青鳥的故事呢!」
停放摩托車時,我心裡不禁這麼想著。
當時,由於時間接近期末考,在加上程序或是申請流程上的問題,原本跟老師拍胸補保證打算在實地教學時「向校外或是業界沒接觸過意識會談的團體開班授課」的組別幾乎全數掛點。
而如坐針氈的我們也是費盡千辛萬苦,歷經了包括創世基金會、張老師、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十幾家社福團體聯絡失敗,才終於找到了這家願意跟我們合作且時間上也沒有衝突的的育幼院。
還記得,實地教學的前一天,當場勘的我們走過玄關旁的小房間時,
突然,那些與我們眼神交會的稚嫩臉龐綻出了微笑,禮貌且毫不怕生的的對我們揮手問候。
而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們隔天與他們這群天使。
相遇的起點。
「其實要去年齡層較為偏低且分布很大的育幼院教學,是一件相當不簡單的事。」
時間回到實地教學的一個禮拜前,那天趙老師在課堂上曾經對我們這麼說過。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記得當時心裡還沒有這麼大的體悟。直到老師花了快一節課的時間細心幫我們模擬可能會遇到的每個狀況,我們才開始意識到,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完全簡單的任務。
以下是摘錄自我們自己編撰的教學備忘錄(也正巧這個部份是我負責統整的)
首先,由於授課年齡層偏低(有超過一半的學員年紀是在小學五年級以下),因此小組在事前討論時,一直很擔心原本的授課模式會流於制式化,而過於抽象的教學內容也可能會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上課氣氛變差。
再者,我們原本認為低年齡層的思考反應或許不像大人這麼迅速,人生體驗也相對較少,遇到需要萃取經驗的部份,可能會有表達上的困難。而且屬於偏高年齡層(國中人數)的學員人數僅僅只有五個,再扣掉一些內向害羞的孩子,所能萃取到的感覺和經驗數量可能相當少,而使演進到下一個層次的時候出現段差。
第三點則是學員本身的年齡層差距頗大,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都有,如何在在課程設計和表達辭彙上兼顧兩個族群,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最後,育幼院的孩子們多多少少都會有同年齡層小孩所無法理解和碰觸的陰影面,在話題的帶領上還必須要盡量小心的避開敏感性的話題。
當時,杞人憂天的我們
曾很認真的設想過當天在育幼院遇到這群小孩子時所會遇到的各種狀況。
面對我們拋出來的問題時,他們敢不敢舉手?
面對一些較有深度的教學探討時,他們會能不能反應得過來?
萬一我們在無意中觸動到每個孩子的陰影面,他們會不會做出什麼異想不到的事?
後來,大夥才知道,
原來已經告別純真年代以久的我們。
根本就已經忘記了當年還是孩童的自己,曾有著什麼樣的純真與魔力?
大概知道年齡層之後雖然我們依舊很有信心相信我們依然可以做的很好,但內心還是有一點點的擔心,害怕說小孩子們會不會聽不懂我們在說些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去跟他們溝通,該如何去把我們想要跟他們說的事情讓他們能夠清楚的知道。
就連稱呼我們也討論了很久,帥哥、美女、學員、小朋友們…等等,最後決定不想這麼多統一稱為同學,但是直到了當天接觸到他們之後,我們才發現之前的擔心有點太多餘了,他們的表現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好。
大家都好有禮貌是他們給我們大家一致的第一印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一開始的自我介紹、小故事、到最後的何謂「意識會談法」,每位同學們都給了我們相當熱烈的回應,熱烈到有些時候讓我們有點不知所措。
-拉拉
我真的沒有想到他們的回應會如此的熱烈,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我所缺少的東西─舉手的勇氣,在我上大學以前,我一直都是不敢舉手發問的那類同學,即使是現在,有時候還是會把手放在下面‧‧‧
那些小朋友的背景都是父母親離異、入獄或是不在了,他們還這麼小就少了父母親的愛,真的讓人很不捨。直到我們要走了,那些小朋友還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跟我們玩,送我們到門口,他們不斷跟我們說再見,頓時間,滿滿的感動湧上心頭,我知道下次我還會再來看們。
-阿美
一直以為,這種領導溝通的能力,是需要年紀的堆疊,才能體會。其實我們錯了,這群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生們,接受度反而比一般大人更強、更快,在態度方面 的從小建立,更是能讓此法發揚光大的重要步驟。而他們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種種令人感觸的一切,是需要我們要細細琢磨的‧‧‧
到底是什麼?我們會在短短的教學過程中,就深受感動而久久不散。我想,就是那種最原始的力量:「純真」。他們對於問題的思考,毫無保留的將想法述說、分 享,這是現在已經複雜的我們,沒辦法做到的事情。也耐人尋味地,為甚麼大人就是沒辦法能體會小孩子的直接與夢想呢?也許就是大多數的人,都已經失去了這種 最原始的力量吧!
-小P
這次的帶領,小朋友們的表現只有一個字,就是『真』,打從心理的真,回應的真,思考的真,反思代領的我們是否真?真真假假,你是否真誠對待你所領導的人了呢?這次如同被小朋友帶領一樣,帶領我們進入真的世界,而小朋友們也給我自信,不管面對什麼人,不管帶領意識會談法,與人相處,夠真,他們也會真成對待你。
-康喵
我始終相信,
真正的經驗和體悟並不需要過於冗長的贅述,也不適合過於唯美的詞藻包裝。
看著夥伴們事後所撰寫的心得,那份當下的觸動與緬懷不自覺得油然而生。
經過這次的授課經驗,我突然想起了那些已經被遺忘已久的人、事、物。
不過,
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呢?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開始不知不覺的遺失了些什麼。
是緩慢的!是安靜的!是一步步逐漸「成熟」的我們,忽略的所始終忽略的
為什麼孩提時我們總是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在踏過了前青春期門檻與後青春期入場券的我們,卻開始做不到了呢?
就算是在課程結束之後,我們乘著小孩子們此起彼落道別聲和滿載而歸的“新形象”返家(新形象一詞詳見後記)
那份悸動還是不絕於耳。
§
正因為他們還處於有話就說的率直年紀,再加上不怕犯錯、勇於嘗試的性格,不僅在最困難的經驗分享上都能侃侃而談,對於困難的專有名詞也能盡其所能的去猜測和表達,反而是高年齡層的學員由於有經驗和自尊心的包袱,相較於年紀小的孩子,反而更需要「臥底」的組員去「搧風點火」
這次活動我們事前所準備的策略都意外的成功,做為獎勵策略的糖果讓氣氛熱烈到有點難以控制。而欽琮靈光一現所帶的默契口號(課程熱烈反而是秩序難以控制),還有康喵利用經驗分享來結合課程內容,又不流於格式化的複習、以及啦啦「臥底」在上課參予度較低學員旁的鼓勵(不少高年級生因此放開心胸,開始參予),也的確讓課程增色不少。
此外,我們發現小孩子不論在專注力、熱情、和參予度方面都表現的相對優秀,不過秩序和禮貌還有進步的空間,大孩子們比較能找出問題核心,但較不敢發言。
最後,貼近生活經驗的校園雜談,是通用於各年齡層的萬年話題。
而微笑,更是拉近彼此的永恆魔法。
§
還需要多說什麼嗎?
其實大夥當天所想要拼命表達的千言萬語,早就隨著孩子們的歡笑和我們所共同留下的汗水,
被寫在那一夜本該冷冽‧‧‧
卻又異常溫暖的冬季晚風裡了。
我想說,世界上「最上等的記憶體」
其實是一抹簡單而深刻的純真笑容。
想要解凍17歲的回憶,只要翻著畢業紀念冊上暗戀的女孩臉龐。
想要讀取24歲的離別畫面,只要看著畢業光碟裡那已被數位化的稚氣模樣。
想要挽回即將被遺忘的年少夢想,那就回到最初的自己吧。
既使有一天,就連最純真的歌謠,也無法再次打動我們鮮紅的心跳。
我們混濁的遺失了夢想,埋葬了告別,也處決了回憶。
甚至忘卻了該如何去倔強
但別忘了,在狂風暴雨的身後,也還掛著最迷人的彩虹,
妳的‧微笑艷陽。
神的孩子一直都在我們身旁跳舞,只是我們沒有去發現而已。
衍生閱讀
1.我們是孩子王(拉拉的回憶)